孙伟角膜接触镜近视控制临床应用概述

根治白癜风的偏方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921/4699279.html

Hey~

每周二、四

新鲜会议干货奉上!

.12.24

前言

据研究报道,塑形镜对于近视的控制效果可以达到70%左右,而多焦的软镜,可以达到接近50%的控制效果。对比框架眼镜,有非常好的近视控制效果。

孙伟

主治医师

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济南中心主任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

美国视觉训练学会(COVD)会员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会员

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角膜接触镜近视控制临床应用概述。大家都知道,角膜塑形镜在近视控制上使用得如火如荼,除了角膜塑形外,其他相关的角膜接触镜在近视的控制上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通过查阅文献以及一些临床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在8月30日,我们教育部联合八部委下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里,对于医生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以及责任。第一,要求医生做好儿童视力健康档案,第二是规范诊疗,第三是加强科普教育。在规范诊疗里,对于儿童的近视控制,应该是我们眼科医生和眼视光医生要做的。防控,我们应该怎样去控制?应该在近视诊疗中去做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就看看角膜接触镜在近视控制方面的临床应用。

01

近视概述

下图是年全球近视的情况。

到了年,全球的近视数字直线上升,各个洲的近视率几乎达到50%。

为什么我们国家这几年在逐步加强青少年的近视控制呢?如下图所示,这是我可以查阅到的年到年连续3年3篇SCI的文章,是山东、上海、北京做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不同年龄的近视患病率,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们儿童近视在逐渐低龄化。在不同的地区,8-9岁的儿童近视患病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多,高的地区已经达到了30%。近视的低龄化,给儿童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未来近视的增加会加重发生高度近视眼的风险。

不单是中国和亚洲地区,其他地区的近视也在上升。美国也在上升,如下图所示,在12-54岁的人群当中,70年代的近视患病率只有25%,经过了30年,近视的患病率达到了41.6%。上升非常快,到年也会超过50%。所以这种近视控制的需求,不仅存在近视快速增长的亚洲,对于欧美的孩子而言,他们近视控制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近视出现的年龄越早,近视发展的速度越快。7/8岁就已经是度的近视眼,这样的孩子我们在临床上遇到太多了。那么未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呢?你会看到,这是国外做的亚裔儿童的研究,如果在7岁的时候发生度的近视眼,那么未来预测在15岁的时候,近视会超过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进展当然是减慢了,但是前期的几年进展是非常快的,每年可能接近75-度近视度数的增加。实际上,中国孩子这种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他的近视进展是非常快的,如果他在7岁就有度的近视,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可能在12/13岁就已经超过度近视了。这种近视的低龄化,会导致未来发生高度近视的风险。

如下图所示,山东进行近视的流行病学调查,在16-17岁的高中生里面,高度近视眼已经超过了13%,这是在年做的流调。在防控方案里面有明确要求,未来每一年我们近视的患病率要降低多少,我们山东马上会进行年的近视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取得的绩效水平,为后来每一年的近视控制率做好评估,还可对比我们年做的流调,6年中孩子近视眼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高度近视是不是越来越多?

高度近视眼的风险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每一个近视的孩子来讲,我们应该帮助他的,就是要控制他的度数增长。这些孩子在矫正的过程当中,仅仅是处于屈光的矫正,仅仅是看得清楚这个思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你已经预测到这个孩子未来的近视会发展得很快,那为什么你不去控制?我们要用各种的手段,去控制近视的发展。针对每一个近视的孩子,我们给予的处方,应该是一个近视控制的处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控制近视的发展。

02

不同的近视控制方法

框架眼镜

在接触镜以及塑形镜控制近视之前,我们以前最为常用,研究比较多的,还是框架眼镜控制近视。框架眼镜控制近视,我们使用了那么多年,包括我们在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渐进镜片、双光的镜片、双光棱镜以及解决周边离焦的镜片。但实际上它们对于近视的控制,还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如下图所示,框架眼镜对于其它眼镜而言,对所有儿童的近视控制效果只有百分之二十几。对于特殊类型的,例如看近内隐斜还有调节滞后的儿童,配戴了渐进或者双光之后,它的控制作用是超过30%。这是有区分的。对于双光棱镜,有一篇研究报道称,看近外隐斜的儿童,配戴双光棱镜之后,控制效果是优于其他儿童的。但不管怎样,这些镜片的控制效果基本都在30%以内。

综合来讲,就是有作用,但是作用不是很明显,有点明显作用的是对于特殊类型的儿童。如果从实验的结果来讲,孩子进行框架眼镜控制近视的话,要根据孩子不同双眼视眼位的情况,不同的调节状态,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眼镜类型。所以说,框架眼镜控制近视的效果并不理想,那么接触镜的效果就出来了。

现在所有的近视控制,除了药物之外,我们也用0.01%的阿托品,它是引起M受体的阻断,M受体引起一些变化来控制近视。其他所有光学的,包括我们的镜片、接触镜、塑形镜,都是要引起视网膜近视性的离焦,通过人为制作近视性离焦来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

特殊设计的软镜

在引起视网膜周边离焦的这些方法里,塑形镜、一些特殊设计的软镜等,对比下面的框架眼镜,对于近视控制还是有明显优势的。

塑形镜

如下图所示,在这几篇文章的综述中,发现塑形镜对于近视的控制效果可以达到70%左右。对于多焦的软镜,可以达到接近50%的控制效果。对比框架眼镜,有非常好的近视控制效果。

不同近视控制方法的对比

温州那边做的16种近视控制的方法研究里面,除了阿托品以外,塑形镜和控制周边离焦的软镜、特殊设计的软镜,在所有控制效果里,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

这个是角膜塑形镜和多焦软镜的对比。

普通的软镜和框架眼镜相比,普通软镜是不是比框架眼镜更能控制近视呢?实际上研究发现,它们两个对于近视的控制没有明显的差异。对于眼轴的增长也没有明显差异的。所以普通的软镜与普通的框架眼镜相比,没有明显的近视控制作用。

我们再看RGP与框架眼镜。有人认为RGP具有很好的近视控制效果,但实际上查阅了很多的文献,RGP与框架眼镜相比,两年的研究,对于度数的控制以及眼轴的控制,没有明显差异。如下图所示,两年后,RGP近视增加接近1.3D,框架眼镜是1.28D,没有明显差异。眼轴各增长0.84和0.79,也是没有明显差异的。所以,RGP并没有表现出具有非常明显的近视控制效果。

RGP与普通的软镜相比,两者也没有明显差异,对于近视控制也没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普通的单焦软镜不能控制近视,那么现在就有很多能够制作周边近视离焦的镜片/软镜,现在也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了。现在使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同心圆设计的,这个就是多焦软镜的设计。通过这种特殊的设计来导致我们视网膜周边的近视性离焦,看看能不能控制近视。

像下图同心圆这样,绿色的是远用区,红色的是近用区,有下加,有的下加2D,有的下加2.5D,有的甚至下加3D。远用和近用是交替的,这种来解决周边的远视离焦。

还有这种渐进的多焦。通过镜片的设计,有远用区和渐进的区域,也是有下加的。

这种特殊设计的软镜能不能控制近视的发展?通过研究调查发现,与普通的单光软镜相比,这种渐进的软镜,对于度数和眼轴的变化还是有差异。起到了一定的近视控制作用。

再看下图的图表,上边一种是同心圆设计的软镜,下边一种是多焦的软镜,这两个软镜在近视控制上,会有什么作用呢?通过总结这些学者临床发表的文章,他们的控制近视效果不一,20%到30%都有,这是同心圆设计的软镜的数据。对于多焦软镜的研究比较多,近视控制率明显优于同心圆设计,平均在40%-50%左右。这是两种设计的软镜的区分。

渐进多焦软镜对于近视度数以及眼轴的控制,对比框架眼镜以及普通的单焦软镜,还是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

不同的设计以及不同的下加光,对于同心圆状的这种设计,有2D也有2.5D,他们相对于普通的单焦软镜,对近视控制也是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角膜塑形就不用多说了,这么多年以来,角膜塑形镜得到广泛的应用就是因为它有很好的近视控制效果。

03

小结

指南里面要求我们要进行近视规范的防治,我们想到的就是控制。综合各种目前对于近视防控的手段,第一个就是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对于近视的预防是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的。第二个就是药物,将来会有一些相关的药物研发,包括0.01阿托品等,可能用于近视的防控,这也是我们非常期待的。第三个就是我们渐进和多焦的框架眼镜,他们在近视的控制上,对于一些特殊的儿童,内隐斜或调节滞后的儿童,会有30%的近视控制的作用;对于其他绝大部分的儿童,配戴渐进和双光之后,它的近视控制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再往下,就是特殊设计的软镜,例如同心圆设计的软镜以及多焦设计的软镜,目前来讲,它对于近视的控制是优于之前提到的框架眼镜的。但是与角膜塑形镜相比,还是角膜塑形镜更有优势。

所以,通过所有近视控制方法的比较,目前来看,对于近视控制比较有优势的就是角膜塑形镜,其次就是特殊设计的软镜。通过以上不同近视控制方法的比较,能帮助我们去选择设计各种方案,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他们进行有效的近视控制。

给你个机会,

童资讯下期干货主题由你定!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hl/55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