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近视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年新闻发布会实录,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为53.6%。我国的近视发生呈现年龄小、进展速度快的特点。患有近视的儿童、青少年日常生活受限、行动受阻、学习不便,会造成一定的身体和心理影响;我国患近视的青少年基数大,增长快,矫正青少年近视的时间花费和经济花费较大,近视防治亦带来较大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近年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颁布实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将近视防控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据民政部年调查,全国有.55万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的37.7%及全国儿童的21.88%。庞大的发病数据对留守儿童近视防控工作带来挑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留守儿童近视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1近视、留守儿童的概述1.1近视的定义:

《国际疾病分类》指出,近视是指当人眼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于视网膜前的屈光状态。眼轴过度伸长和结构改变是近视的常见表现,这极易导致视网膜裂孔及脱离、近视性黄斑病变、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且近视度数越高,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就越高。

1.2留守儿童的定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其中,1~5岁的留守儿童比例是最高的,6~16岁的比例居中,15~17岁的最少,在全国的留守儿童中男孩占比54.08%,女孩占比45.92%。

2近视的流行病学状况2.1儿童近视的城乡患病差异:

城乡儿童的近视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但均呈现上升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北方城市,7岁儿童近视的患病率为12.5%,14岁儿童的患病率则增至80.1%;但在中国北方农村地区,5岁儿童近视的患病率基本为零,在15岁时患病率男性增至36.7%,女性增至55.0%;在中国南部的阳西县的调查表明,13岁儿童近视的发病率约为36.8%,17岁则增长为53.9%;针对广州等地的调查显示,5岁儿童的近视患病率为3.3%,15岁则增至73.1%。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均较高,城市发生率高于农村,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基数较大,基于我国村镇医疗的局限性,留守儿童的实际近视发生率可能更高,留守儿童的近视问题不容小觑。

2.2儿童近视的性别差异:

Vitale等的研究显示,在美国,女性近视发生率较男性高,其中女性为39.9%,男性为32.6%(P0.01)。据易红梅等的研究表明,中国西部农村小学4~5年级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为24.16%,其中,5年级比4年级、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发生视力不良。胡佳等在苏州市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中表明,对苏州市中小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及屈光检测,其中男生近视检出率为74.14%,女生为82.25%(P0.05),女生较男生的近视发病率高。吴进川等对泸州市4县3区例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抽查,研究指出男生近视患病率为47.5%,女生近视患病率为54.5%。柏茂仁等在青少年近视眼相关因素的调查报告中表示,近视发生率男∶女为1∶1.20,与国内外报道相当。上述数据显示,近视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普遍高于男性。

2.3儿童近视的配镜情况:

近年来,儿童近视率不断上升,但其配镜率却较低。Bai等研究表明,农村家长对儿童近视存在认知误区,农村近视儿童配镜率低,大多数人认为小学生近视不应该戴眼镜。赖伟霞等研究表明,针对广西省多个市区的例学龄儿童配镜调查发现,64.5%的近视患儿未能得到合理配镜。童世琼等在昭通城区混居民族学龄儿童近视配镜现状调查中指出,小学生的配镜合格率仅为15.01%,儿童近视配镜合格现状颇为严重。黄珏瑢等在西部地区城乡学生视力不良及矫正情况比较中表示,农村学校学生视力不良的学生配镜率仅为34.89%,而城镇学校学生配镜率为54.95%(P0.),农村学生视力不良学生配镜率是城镇学生的0.倍。可以看出,我国儿童近视的配镜率较低,同时农村由于经济、医疗等相对落后以及家庭、学校、社会重视程度较低,留守儿童近视的配镜情况更是存在严重的问题。

3留守儿童近视的影响因素

儿童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视力低下不仅会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还会对其身心造成一定伤害。年龄与性别、过度用眼、眼卫生知识缺乏、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等均会影响视力的发育。

3.1先天因素3.1.1年龄:

在正常情况下,小儿出生不久会出现生理性远视和生理性散光,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常视力,至学龄前基本达到正视。黄峻嘉等研究指出,8~12岁是近视新增的高发时期。秦瑶等对四川省3个市县中名学生进行视力筛查,结果表明学生视力不良率随就学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P0.01)。石龙华等在对湖北省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调查时显示,学生近视的总体患病率为65.1%,其中小学为44.2%,初中为69.3%,高中为82.8%,可看出儿童近视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基于段成荣的研究指出我国留守儿童中1~5岁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应更加重视低年龄段留守儿童的视力保护,从源头上预防留守儿童近视发病。

3.1.2性别:

张丽娜的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女童略高于男童(9.6%,9.2%)。虞秀平在丰利镇中小学近视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中指出,中小学男女近视患病率分别为11.2%、18.5%(P0.01),性别间差异显著。秦瑶等研究显示,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3.4%,女生检出率为62.4%(P0.01)。石龙华等对湖北省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的研究发现,女生近视患病率(69.2%)明显高于男生(61.7%)。可以看出,性别差异是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女生近视的发生率较高,针对女童、青春期少女的近视防治宣传教育应加强。

3.1.3遗传:

曾桂香等在学龄前儿童高度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指出,高度近视患儿中父母双方均无近视的占10.8%,父母中一人近视者占54.3%,父母双方均近视占34.9%,表明近视具有遗传倾向。研究指出,近视患者中,父母双方或一方有近视的为17.1%,近视的发生与其父母有无近视有关。梁文静的调查显示,父母双方都近视的学生近视患病率高于父母一方近视的学生,父母一方近视的学生又高于父母双方不近视的学生(P0.05)。上述数据表明遗传因素是儿童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

3.2后天因素3.2.1家庭、学校监督不足:

在家庭方面,有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隔代抚养监护占46.4%。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未能承担父母应当担起的教育责任、监督责任。李天峰的研究指出,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偏低,或存在隔代抚养,无法正确及时发现留守儿童视力问题。在学校方面,由于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普遍较落后,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缺乏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关心;教师对留守儿童的视力发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ss/10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