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1.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3.近视眼防治没有“神医”,没有“神器”,必须是国家战略,全民行动!
4.让这份书单陪你开启新年新旅程!
关于孩子的用眼卫生,非常有必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最近就有新闻报道:11岁小学生被窝玩手机,2年后眼龄进入“中老年”。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说一名3岁的男孩患°近视,真是让人既惊讶又心疼。
据悉,3岁的乐乐平时喜欢看电视,还经常玩手机和iPad,就连吃饭的时候也是一边吃一边看。
乐乐的爸爸妈妈觉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闹,看看电视、玩玩手机也无妨,所以并没有重视。
直到乐乐妈发现乐乐看电视的时候坐得越来越近,并且每次要她坐远后,她就会烦躁不安,然后又不由自主地越坐越近;她拿着手机或iPad玩游戏时,也是皱着眉头眯着眼睛。
于是,乐医院眼科张健教授的诊室,张教授发现乐乐眼睛近视得厉害,必须配戴°的近视眼镜。
“乐乐这么小就戴上了厚厚的眼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接触电子产品太多了。”
专家张教授说,儿童视力发育尚不健全,电子产品明亮的颜色特别是闪烁的画面容易引起神经的超兴奋。有些孩子每过一个寒假或暑假,眼镜的度数就要增加度以上。
“‘小眼镜’年龄越来越小。”是众多眼科临床医生的感慨。
有临床数据显示:
相当一部分孩子初次配眼镜的年龄已降至5岁左右,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加入了“小眼镜”的行列。
武汉的3岁宝宝依依,在外婆买菜煮饭时玩手机,不久后,依依两个眼睛的近视有一百多度,其中左眼有散光加轻微的飞蚊症;
5岁的宝宝萌萌,萌萌的爸爸是手机控,耳濡目染之下,萌萌也迷上了手机,每天都抱着手机玩游戏的萌萌,在半年后有了度近视,之后,孩子的视网膜裂孔情况,彻底失明;
一位7岁的宝宝,平时特别喜欢玩大人的手机游戏,有次和家人逛商场,在商场的游戏厅里一动不动玩了好几个小时,脖子疼痛无比,原来,是得了颈椎病。
每一个降临到人间的宝宝都是天使,令人惋惜的是,不少天使还未长大,便被手机耽误了一生.
为了让孩子免受手机的荼毒,健康成长,家长们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1
玩手机,对孩子的危害
年,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专门进行了一项手机对孩子影响的实验:
他从全美不同地区的中下阶层家庭中挑选出名孩子,将他们分成了两组:第一组50名是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第二组50名是对手机痴迷的孩子。
年,在长达10年的跟踪结束之后,他公布了自己的调查结果:
第一组50名痴迷手机的孩子中,仅仅只有2名考上了大学;
第二组50名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几乎全部考入大学,只有其中三名孩子在高中毕业后,自愿选择打工帮家里减轻负担。而那些考入大学的孩子,又有16位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由此可见,沉迷于玩手机,真的会对孩子的学业产生影响。
当然,学业并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人生,不少成功人士的学历也不高,但是,玩手机对孩子的危害,从不仅限于不利学业。
英国《每日邮报》曾撰文指出:
儿童过度使用手机会出现睡眠紊乱以及记忆力衰退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健康。
美国克莱蒙费朗大学的一项测试发现:
由于儿童颅骨厚度较低,儿童的大脑要比成人的大脑多吸收60%的电磁波。而且过量的电磁辐射不但会影响儿童的发育,还会增加儿童出现白血病和哮喘等疾病的概率。
纽约大学教授及心理学家AdamAltr指出:
不断暴露在荧幕前,不仅会对眼睛造成压力,也会令你的生活不开心。长期玩手机有更大的造成抑郁症的风险。
废掉一个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给他一部手机,看来此言非虚。
2
强制收走手机,是否能解决问题
相信不少家长在看到手机对于孩子的危害之后,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得戒掉手机,会强制性没收手机。
但是,强制性的手段,是否真的可行?
不久前的某个晚上,一名14岁的男孩医院,男孩左手腕被砍6刀,血流不止。
原来,那天小孟要玩游戏,小孟爸爸不让他玩,并对他沉迷于手机的情况进行了责骂。
结果,小孟板着脸走进厨房,右手拿起菜刀就往自己左手腕砍,竟连砍6刀,刀刀见骨。
小孟的手术让医生们几乎熬了一个通宵,不料,第二天一早又送来一名10岁的男孩。
据悉,孩子早上想要玩手机,被家人阻止后,他一转身,打开窗口就从六楼跳了下去。
医生当即检查了小男孩的情况,双侧瞳孔散大,心率几乎为零。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医生知道孩子不行了,但大家还是快速把孩子送进抢救室,坚持了一个多小时的心肺复苏。
很遗憾,奇迹并没有发生。
别看孩子们年龄小,但是脾气大着呢,如果发现孩子们已经对手机上瘾,那么,请设身处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解开孩子们的心扉,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袁宏道在《竹枝词》有言:
“拽时蛮力强三虎,抛掷轻如一鸟毛”。
的确,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用巧劲解决问题,往往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惊喜。
3
孩子喜欢玩手机,背后的秘密
明星霍思燕曾爆料她儿子嗯哼跟她说:
“我想6岁买手机,8岁娶妈妈”。
这则微博除了显示出母子之间的良好关系外,也将手机的”唯我独尊“地位暴露无遗,原来手机的地位居然可以高于妈妈,登上第一的宝座。
那么,孩子究竟为什么会如此沉迷于手机呢?
一、家长喜欢玩手机,孩子耳濡目染
堂姐家孩子,刚上幼儿园便带上了矫正眼镜,究其原因,居然是堂姐在下班后就躺在床上看搞笑视频,而且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这时,她儿子也会凑上前,久而久之,也迷上了刷视频,最终,视力下降。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家长,她的孩子的生活,往往充实而有趣;如果家长本身都是“手机控”,那么,培养出一个“小手机控”也不足为奇。
二、独生子女居多,孩子缺少玩伴
曾看过一则报道,在幼儿园就得假性近视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而非独生子女不仅在视力方面没问题,在和同学的相处中,也更合群。
事实上,孩子年龄虽小,却也渴望玩伴,害怕孤单,如果家长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的情绪,孩子往往会把手机当作玩伴,寻找“安全感”。
三、孩子难分利弊,没有足够的自制力
去年中秋节,因为公司有急事,我临时在家加班,这时,孩子哭闹着说要出去玩,我为了安慰他给了他手机,并约定只能玩半个小时,可是,三个小时过后,孩子依然对着手机游戏开心地玩消消乐,头也不抬一下。
有句话说得好“年少不知事”,孩子并不知道玩手机的危害,而且几乎没有自控力,所以如果把一部手机扔给孩子,他们往往会沉迷于手机里的世界而无法自拔。
事实上,孩子迷恋的不是手机,而是手机所带来的陪伴,如果家长能及时回应孩子的哭闹和需求,同孩子一道开发有益健康和成长的玩耍新方式,孩子自然而然就能放下手机。
4
孩子迷上手机,该怎样疏导
习惯可以培养,也可以改变。
当孩子沉迷于手机时,做到这三点,轻松消灭孩子的“手机瘾”。
一、以身作则当榜样
一位孩子给“手机爸爸”写的信,给许多人敲醒了警钟。
信中的爸爸,一有时间就玩手机和看电视,从不照顾孩子的情绪,也不跟孩子做互动,正如孩子所说:
“你已经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
不难想象,当这位孩子对”手机爸爸“的失望达到一定程度,他最终也会向手机寻找积极的回应和安全感。
所以,让孩子戒掉手机的最好方式,是以身作则,不玩手机,当家长能将更多的时间放到亲子互动上,孩子自然不会有不被理睬的失落感,也不会转身投奔手机了。
二、亲子互动给温暖
看到这位网友关于如何让孩子戒掉手机的分享,我打心底给她个赞。
就如这位妈妈所述,在最初让孩子戒掉手机时,孩子会万般不乐意。
但是,当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带领孩子打开阅读,玩具的新天地,并让孩子发掘其中的乐趣时,孩子的手机瘾自然就会消退。
三、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时长
生活中,孩子难免会接触到手机,对此,无需慌张,控制好时间,孩子就不会受手机的不良影响。
2岁以下的孩子,请尽量不要让他直接接触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
3岁以上的孩子,玩手机市场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
随着年龄增长增加时长,但是建议每次还是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为宜。
孙俪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天会给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
比手机更温暖的是家长们的爱,比手机更精彩的是大自然的缤纷。
作为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们的生活,与他们一起解锁玩橡皮泥和推积木等玩具的新姿势,也应带着孩子们接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百花齐放,夏天的知了鸣叫,秋天的遍地枫叶,冬天的恺恺白雪。
毕竟,孩子想要的安全感,只有身为家长的你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