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散光哪个更严重

很多人在验光检查后发现除了左右眼的近视远视度数之外

还遇上了散光问题对此,很多小伙伴表示一脸黑人问号:近视我知道,但散光问题又是什么概念?

简而言之,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老花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散光眼看啥都是重影

眼的调节作用主要依靠“晶状体的弹性”和“睫状肌功能”两个因素。

正视眼: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这种眼的屈光状态为正视眼。

近视眼: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这种眼的屈光状态为近视。

老花眼:随着年龄的增长,是属于生理现象。与近视相反,老花眼是由于眼球的屈光力太弱或眼球前后轴比正常的短,外界物体的平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的后方成像。老花眼具备近视患者最想习得的技能,就是看得清远处的物体,然而老花眼却无法看清近处的物体,同样成了悲催的小眼球。

远视眼: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这种眼的屈光状态为远视。

散光眼: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表现,与角膜的弧度有关。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等,不能聚集于一点(焦点),也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称为散光。散光眼借助调节作用或移动目标到眼之间的距离,都不能形成清晰的像,只有配戴合适的圆柱镜,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按表现形式,可将散光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前者可以用镜片矫正,后者无法用镜片矫正。

不良的习惯可引起散光?一起来看看

散光常因不良的用眼姿势而加重。例如躺着趴着看书,甚至斜眼或眯眼看东西,都会造成眼皮不当地压迫眼球,而影响其正常的发育,所以戒绝坏习惯才是防止散光的有效做法。而这些坏习惯也常是近视的原因,因此有些人以为近视会造成散光,其实两者没有必然关系。据了解目前的学生中,有八成存在散光现象,这也使得散光度数的检查成为了检测的重点。而八成学生都是由不良习惯导致散光。

散光的症状

1.视物模糊

视力模糊。患者可能会把该症状归结为疲乏或眼睛疲劳,但这是散光的主要症状。视物模糊的症状与散光程度和类型相关。轻度散光者,视力正常或者轻微下降。严重散光者则看远看近都比较模糊。通常散光患者想看清物体时会有把眼睑半闭眯成缝隙视物,或者头倾斜视物的习惯。

2.视疲劳

散光会引起视疲劳,有眼痛、流泪、重影、视力不稳定等症状,且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

散光的危害

1.弱视

散光有可能引起儿童不同程度的弱视。因为学龄前儿童视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如果有高度的散光,特别是远视散光,看远看近都不清楚,整个视网膜、大脑得不到好的视觉信号刺激,就容易发生弱视,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斜视。所以建议学龄前儿童定期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眼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2.视觉疲劳

散光眼为了相对看清景物,要尽可能的使用眼睛的调节力,会引起视疲劳加重,所以散光如果矫正不当或不戴镜容易引起视疲劳的症状。视疲劳如果不重视,程度加深时会出现视觉障碍,如看东西变的模糊,出现眩光、杂乱散光现象。

散光是可以矫正的,一般情况下,散光度数相对比较稳定,在短时间内变化不会太大。随着年龄增长,散光度数或散光轴向会发生轻微变化。轻度散光且无明显症状者,可以暂不矫正。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度数深浅,如果出现视疲劳或者弱视症状,都必须矫正散光。

矫正的方式有:配戴合适的框架眼镜,建议常戴,尤其是有弱视的学龄前儿童,要求除了洗澡睡觉都要配戴。

散光眼戴镜后如正常眼睛可聚焦在视网膜上,成像清晰。

屈光手术这种激光手术可以改变患者角膜的形状。屈光手术有多种类型,医生会帮患者选择合适的。

近视和散光哪个更严重?综上所述我们晓得了无论散光还是近视都有轻重之分,不能单纯地比较这两者谁严重一些。希望家长不论发现自己孩子近视还是散光都要尽快去接受治疗,并且要教孩子合理用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xjs/5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