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中国女性的很多疾病是因为产后恢复不全留下的隐患。如生产之后缺乏调养,产妇的体形体质将不易恢复,乳房疼痛、脱发、便秘的发生率高达22%,头晕、头痛的比例增加30.5%,胃肠不适增加了16.5%,心悸者增加了22.7%;最严重的是各类疼痛症,大约增加了30%。
产后恢复期间,妈妈需要在日常起居、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加以注意,才能尽快地恢复身体。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产后恢复冷门知识,快来了解一下吧!(后附完整视频)
1
坐月子不等于卧床不动
刚生完宝宝的妈妈身体虚弱,所以需要坐月子来充分调理身体,帮助身体复原。但月子期间一味地卧床休息对妈妈也不利。所以妈妈既不能卧床不动,也不能过早、过量运动,而要劳逸结合,适当锻炼。
产后第一天可以从腹式呼吸运动开始,有利于妈妈在第一时间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产后腹式呼吸》课程视频
2
母乳喂养是促进脂肪燃烧的第一选择
女人在分娩前体内会积存很多热能,乳汁的分泌为这些热能的消耗找到了途径,如果产后不哺乳,积存的热能就不能散发出去,继续囤积在体内就容易使产后妈妈发胖。
另外,母体内的葡萄糖会转化为乳糖进入乳汁,这也是消耗能量的一个很好的途径。3
没下奶前不要喝下奶汤
产后要让宝宝尽早吸吮乳房,以使乳腺管畅通,而乳腺管畅通了就容易下奶了。有些妈妈经过宝宝吸吮就会下奶,有些妈妈则会出现乳房肿胀、发热等,这时就要通乳了。如果在妈妈乳腺管还没有彻底通畅、没有下奶之前,就喝下奶汤,会导致乳汁一下子出来堵塞乳腺管,出现乳房胀痛现象。所以没下奶之前,千万不要喝下奶汤。
4
一定要刷牙
妈妈在妊娠的时候牙齿就面临很多健康问题,变得脆弱,如果在月子期间不刷牙,就会给细菌的滋生提供温床,导致各种牙病,如牙周炎、龋齿、龋齿脓肿等。所以妈妈在月子期里一定要刷牙,而且要用软毛刷、温水刷牙。
软毛牙刷可以保护妈妈比较脆弱的牙齿,不会伤害牙龈,刷牙时要动作轻柔,“竖着”刷。产后妈妈身体还比较虚弱,对寒冷的刺激较敏感,所以要用温开水刷牙,避免对牙齿和齿龈刺激过大。
5
改吃低钠盐
普通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不含钾。低钠盐不只含有氯化钠,同时还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镁,有助于改善体内钠、钾、镁的平衡。而且,低钠盐的咸味略淡,更适合妈妈在月子期食用。
另外,低钠盐所含的高钾成分在预防高血压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6
剖宫产可以淋浴
剖宫产后一周就可以淋浴了,不可坐浴;洗浴时间不宜太久,时间以5~10分钟为宜,以37~40℃的水温最为适宜。洗完要注意保暖,迅速擦干身体,及时穿好衣服,并吹干头发,以免受凉感冒。
7
正确选择哺乳文胸
要根据自己乳房的大小及时调换文胸的大小和罩杯的形状;文胸的带子要有一定的拉力,能将乳房向上托起;文胸应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布料;最好穿胸前有开口的文胸,方便给宝宝喂乳。
另外,哺乳文胸的清洗和晾晒有讲究。要用内衣专用的中性洗剂单独手洗,洗好后把带子放入罩杯中,握在掌心挤压水分,这样可以避免罩杯变形。晾晒时,要以三点悬挂,不要用肩带挂,因为水分的重量会将肩带拉长。
8
关于产后漏奶
生完宝宝后奶水不断外流,俗称“漏奶”。医学上说,漏奶是指乳房不能储存乳汁的现象。漏奶和哺乳过程中的泌乳反射、条件反射及乳房结构等有关。有些妈妈产后气血虚弱,也可能发生漏奶现象。
有漏奶问题的妈妈,一定不要过于着急,要保持心情平定、放松,虽然没有什么百分之百有效的方法能避免哺乳期漏奶,但是可以采取一些应急措施。
1.佩戴合适的文胸,将乳房高高托起,保持乳头的位置不下垂。
2.当感觉乳胀时,要及时哺乳或将乳汁吸出。
3.减少刺激,尽量避免看到能够带来条件反射的场面。
4.事先准备些干净毛巾或防溢乳垫带在身边,以备擦拭或防衣物打湿。在公共场合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双手交叉用劲按压胸部,可防止奶水很快流出,然后到卫生间处理。
9
近视眼要重新验光
近视眼的妈妈,产后应复查一下视力,以检查产后屈光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确定已经发生了改变,应及时配新眼镜,这样对产后眼睛的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10
关于“妈妈腕”
妈妈腕是产后妈妈常见的一种手腕疼痛,临床上又称为腱鞘炎。
预防和缓解“妈妈腕”的主要方法:
(1)佩戴护腕。以保护手腕,有效预防外来刺激对手腕的影响。
(2)手腕活动很必要。在冬春易发生关节疼痛的季节,孕妈妈和产后妈妈都要做好预防工作。
(3)抱宝宝的姿势要正确。分娩后有手部不适的妈妈尽量不要单手抱宝宝,不要抱太久,也不要过分依赖手腕的力量。
(4)不过度使用手腕。避免大拇指、手腕的过度负担,像是提重物、拿炒菜锅、拧毛巾、打保龄球等重复性地进行手腕下弯的动作,以让手腕多休息。
(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