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视通离焦解读离焦镜片原理减缓近

近视对全球的影响

近视正迅速成为"全球流行病"。据澳大利亚布莱恩·霍顿视觉研究所(BrienHoldenVisionInstitute)的最新报告显示,到年,全世界将近一半的人都将是近视眼,而在年时,近视人口所占比例还只有1/4。

近年来,亚洲的近视发病率不断攀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60年前,中国人口的近视率在10%~20%,如今,中国高达90%的青少年患有近视,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小学生近视率45.71%,初中生为74.36%,高中生为83.28%。预计年,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将接近7.04~7.11亿。

近视加深主要原因

美国眼科教授EarlL.SmithIII,OD,PhD

已经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证实,黄斑视力正矫后的周边远视性离焦能引发和加速近视发展。他指出在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的过程中,周边视力处于离焦状态,视点周围形成模糊等状态,造成视野紧缩,产生周边视网膜成像远视性离焦,导致近视或近视加深。

按照屈光学概念,焦点落在视网膜前面者称为近视性离焦,落在视网膜后面者称为远视性离焦。

佩戴普通单光镜片矫正的是视网膜中心区的视力,但周边过矫将图像投射到视网膜后方,这种视网膜周边区特别是赤道部视野区的远视性离焦状态促进近视眼度数不断增加。

格林视通离焦镜片采用周边离焦控制技术,在矫正中央视力时并在周边视网膜形成近视性离焦,以降低眼轴变长的发展,从而减缓近视发展,解决近视的内在根源问题。

同时,格林视通离焦镜片采用基片防蓝光设计,能够过滤有害蓝光,减轻对青少年眼睛的刺激,缓解视疲劳。

1

拥有人体工程学三区设计:

①中心光学稳定区;

②离焦区:35°视场角内补偿旁中心离焦,阻止眼轴拉长;

③限制眼球运动的周边变形区。

下方左图为格林视通离焦镜片平均光焦度球光设计;右图为格林视通离焦镜片散光设计图。

设计解读:

格林视通离焦镜片按35°视场角(镜片22±2mm半径)可视范围设计,垂直方向离焦量根据镜片光度分为1.3D、1.4D和1.5D三档;水平方向的离焦量约为垂直方向的80%。

1

与环焦镜片相比,区别在哪?

1)格林视通离焦镜片考虑了人眼对水平两侧视野更为敏感的情况,采用了更符合人眼成像系统光路原理的设计,成椭圆形放射状光度变化;

2)使加大补偿值设计更容易实现。考虑到舒适性问题,传统环焦在20毫米半径内的变化量一般都小于1D,缓解疲劳的作用更大于离焦镜片的功能性。而格林视通离焦镜片不仅增大了近视离焦量、加强了镜片功能性,同时通过椭圆视野分布设计保证了镜片的舒适性。

3)更开阔的鼻侧视野设计。由于双眼近读时眼球内旋,要求鼻内侧有更大的明视缓冲区,格林视通离焦镜片保证了青少年近距离用眼时足够的可用区域、光度稳定性及成像舒适性;

4)开阔的近读视野同时也是增大镜片离焦补偿值所必须要做的设计和基础,这才是离焦镜片设计的根本目的:不仅解决了看远的远视性离焦,更很好的解决了青少年首当其冲需要重视和解决的近读时更多远视离焦补偿量的问题。

?向左滑动欣赏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zl/8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